权威对话

张亚勤人生3.0:创办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

一一“人工智能不应该有新的价值体系,它是一个工具,并不独立人类体系之外。”

  • 机器人AI视界
  • 2021-12-28

张亚勤,1998年底回国,与李开复共同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,后成功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,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;加入百度后,全面负责人工智能和技术体系相关业务,包括 Apollo 自动驾驶、智能云、发布百度首款云端全功能 AI 芯片“昆仑”等。

“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。”用这句话形容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、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张亚勤,或许最合适。

纵观张亚勤的人生,经历丰富且具传奇色彩,张亚勤出身中科大少年班,31 岁时就被授予 IEEE Fellow 称号,是获得这一殊荣的最年轻的科学家。

▲ 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张亚勤

“读书20年、工作30年”,张亚勤用短短几十年时间,完成了旁人难以企及的目标。在人生的 3.0 时代,张亚勤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:一是在学校培养人才,二是多做慈善和公益,三是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家人。在人生的下一阶段,张亚勤选择了回归学术研究,“去做一些相对长期的事儿”。

人生3.0:创建产业研究院

“人才”是张亚勤最常提起的词组,张亚勤曾一再强调:“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、科研、中美澳学术交流”,最终目的还是落在培养人才上。

出自这个目的,张亚勤在自己的3.0时代,创办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(AIR),计划在下一个 20 年旅途中,大力培养人才,推进核心技术研发,从而赋能智能生产产业。

▲ 清华大学校长邱勇、张亚勤院士为研究院揭牌

      据悉,该智能产业研究院挂靠清华大学,结合了当前几大主流研究院的优点,人才储备充足。张亚勤表示,清华大学愿意提供优秀资源和平台,各个院系都有很强实力,而人工智能是个交叉学科,在这里能进行有效的跨院系合作。张亚勤希望通过 AIR 能实现三个愿望:培养顶尖的架构师和 CTO、推动平台型关键技术创新、推进创新转化,使各项应用被企业所使用。“AIR 本身是一个科研机构,我们需要有自己核心的技术。其次我们要学会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,将技术交由市场运作,从而做大做强,而不是想着自己来做产品。”张亚勤说。

针对高校科研人员自主创业问题,张亚勤认为,将产学研结合很好,但是高校创业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。科研往往立足于一个维度,而创业是多维度的事件,单独成功的几率很小。“学校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,科研人员最需要做到的就是专注于科研,可以兼职,可以校企合作,但亲自入场创业,就要慎重考虑。”

聚焦未来,做颠覆性技术研究

“从技术演变的大趋势,算力驱动计算体系的突破,到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、绿色计算,以及自动驾驶技术,智能科学和技术对产业、社会,乃至人类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。”张亚勤表示,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产业机遇将达到 150 万亿美元的规模。

凭借敏锐的市场判断和果断决策,张亚勤推动AIR与百度携手发布 Apollo Air 计划。据悉,该计划抛弃了常见的车载传感器,仅仅利用 5G 等无线通信技术和路侧的轻量感知,就可以实现自动驾驶,使车、路、云达到完美协同。“Apollo Air 计划,是行业发展到无人化、规模商业运营新阶段的必然需求。我们对下一代技术发展有自己的判断,研究面向的更多是未来。”张亚勤说。

对于 5G 布局尚未完善,6G开始潜在研究的问题,张亚勤认为,科学就是无尽的前沿,每一代无线通信都发展出了新的能力,6G 应该是未来的新方向。AIR研究 6G,可以说是未雨绸缪,而不是无意义的超前。

“必须发展‘负责任’的技术”

人工智能飞速发展,带来了对人类伦理冲击的拷问,关于“机器情感研究是否违背人伦”等系列话题一直长盛不衰。张亚勤表示,AIR研究人工智能,需要秉承 3R 原则,即 Responsive(积极响应)、Resilient(适应发展)和Responsible(坚守价值)。人工智能不应该有新的价值体系,它是一个工具,并不独立于人类体系之外;二是人工智能需要可控,必须发展成为负责任的技术,即它是帮助人类而不是伤害人类的。

“科学家们做研究,必须理解技术本身的意义,要将道德和价值置于技术之上,遵循技术的发明是为整个人类服务的宗旨,了解滥用技术可能造成的后果,这样才能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。”张亚勤说。

对处于时代浪潮下的年轻人,张亚勤分享了成功秘诀,那就是“做永恒的学习者,保持激情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变化。”个人若总是停留在过去的某一个时段,终将会被时代淘汰。张亚勤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、支持或投身于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,跨越领域鸿沟,实现不同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