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视界

川崎机器人火速入场,微软版“工业元宇宙”葫芦里卖什么药?

  • 2022-05-30

近日,微软公司宣布日本川崎重工(以下简称川崎)成为其“工业元宇宙”业务的新客户。微软负责混合现实(MR)业务的副总裁杰西卡·霍克称,“届时,川崎的工厂员工将佩戴我们的HoloLens增强现实(AR)设备制造机器人。”

 

01 聚焦特定场景 实现远程交互

自去年元宇宙概念大火后,虚拟商品、NFT、虚拟人、3D广告等多个消费端领域快速发展,“工业元宇宙”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。

艾瑞咨询资深分析师王刚称,在工业元宇宙内,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环节之间可以实现信息互通和行动协同。“通过元宇宙虚拟工厂与现实工厂的信息互动,智能工厂能够对行动方案进行试错。”

“与消费场景不同,工业元宇宙更强调可视化、准确性和模拟仿真性,比起构建新的场景和体验,其更关注能否解决特定业务场景中的确切问题。”王刚表示,工业元宇宙可将现实工业环境中的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营销销售、售后服务等场景建立数字孪生平台,通过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交互,实现降本增效、节能减排。

“根据目前披露的消息来看,微软‘工业元宇宙’的落地应用,主要指的是通过HoloLens设备的佩戴,为工厂工人提供AR技术辅助,助力产品的生产、维修以及供应链管理。”王刚说。

 

02 AR视觉共享 简化故障排查

微软负责MR业务的副总裁杰西卡·霍克表示,微软Hololens设备于2016年首发。“佩戴HoloLens的用户可将数字图像叠加在真实世界的环境中,体验AR功能。对于工业领域的用户而言,使用HoloLens还能整合微软云计算等技术,帮助工厂工人和管理人员更快、更有效地制造产品。”

“微软希望通过AR创建一个能复刻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工作空间,从而助力产品维修、加速新产线启动。”据霍克介绍,在AR技术的帮助下,川崎的工人能够更快发现生产线发生故障的原因。同时,场外专业维修人员可直接通过AR技术的视觉提示,指导现场佩戴头显的工人修理损坏部件。此技术还能让车间管理人员远程管理新开设的生产线,有效解决供应链问题。

《机器人AI视界》了解到,除川崎之外,亨氏、波音也已加入微软的“工业元宇宙”业务之列。波音是微软的制造合作商,而亨氏则宣布将在番茄酱工厂中使用微软“工业元宇宙”方案。

“对微软客户而言,元宇宙概念已经建立起来了,下一步就是寻求元宇宙相关的技术应用。”霍克认为,“工业元宇宙”是未来完全沉浸式技术实现之前的一种技术体验,可帮助企业解决供应链中的多项挑战,具有一定商业价值和行业影响力。

 

03 主打差异化竞争 释放创新应用

元宇宙这一概念最初来自科幻小说,描述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娱乐、生活和工作的场景,而当前元宇宙概念的更多用途是与商业接轨,而不是满足普通消费诉求。

据悉,Meta公司即将推出MR头戴设备,比售价299美元的虚拟现实(VR)头戴设备更贵,主要针对希望在远程工作时仍能“身临其境”的目标人群而销售。事实上,Meta推出的第一个元宇宙产品也是一个应用程序,可让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举行会议。

霍克表示,“人们将在各种设备和平台上构建和体验元宇宙,只有推出差异化产品和服务,才能具备市场竞争优势。基于此,我们向企业出售MR技术的同时,也为开发人员提供相应的必需工具,从而让企业自行构建元宇宙体验。”

“未来,元宇宙产品或可在2D屏幕上运行。比如我们去年在聊天应用Teams中添加的新功能——人们可以作为数字化身出现。”霍克提到,此类功能可进一步应用到相关头显和其他平台上,微软将迎来“工业元宇宙”创新应用的全面释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