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器人

李泽湘:“我想把走夜路的经验传授给创业者“

一一在追求极致与体现商业化成果的推进过程中,进行充分权衡。

  • 潘嘉迎
  • 2021-12-27

「背一个很破的双肩包,白衬衫、工装裤,像一个老师傅,不像科学家。」接触李泽湘的人,都这样形容这位年近60 岁的长者。

李泽湘不仅是一位“部落首领”,更是机器人产业的“教父”,他的大本营——XbotPark机器人部落盘踞于广东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,除了香港科技大学教授、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创始人之外,李泽湘还有一个身份——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,这个“部落首领”,整天奔波于香港、深圳和松山湖之间。

 “硅谷之父”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弗雷德里克•特曼,当年曾鼓励师生创业的决定,让斯坦福科技园成为了硅谷的早期雏形——这对李泽湘影响至深。他曾经希望回国办一所大学,推广“产学研体系”,深圳科创学院,其实在骨子里,就是他的梦想归属。

▲ 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李泽湘 

2014 年,李泽湘(参与出资)创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(XbotPark 机器人部落),并凭借部分在大疆的早期股份,在新建的基地中持续投入。不久后,李泽湘证明了自己拥有批量复制创新的能力。

诞生于机器人产业基地的 60 多个科技公司中,15% 已成为独角兽或准独角兽,李泽湘先后与学生创办大疆创新、李群自动化、逸动科技等知名企业,包括做扫拖一体扫地机器人的云鲸智能、做物流仓储机器人系统的海柔创新和商业自动驾驶领域的希迪智驾,还有正浩创新等一批独角兽公司。

人们惊叹李泽湘批量打造硬科技创业明星的能力,更好奇他为何不陪大疆去称霸全球无人机市场,却周而复始陪伴一茬茬学生,行走于“九死一生”的初创路。 

为了帮学生将梦想落地,李泽湘考虑得很周全:与顶尖高校组成大学联盟联合培养,让学生学位、证书可以兼得,减轻创业顾虑;与腾讯、华为、大疆等企业建立产业联盟,为项目提供真实场景;设立智能驾驶、柔性制造等五大研究中心,用前沿技术为创业构建“护城河”……在此之前,李泽湘也走过很多坎坷的路,但整体看来,他首先是一位成功的工程师创业者。1999 年,他在港科大任职期间创立的固高科技,目前仍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运动控制器供应商。作为 1978 年的高考应届生,李泽湘曾经留美,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拿到电机工程与经济学双学士学位,在伯克利完成硕士、博士学业,在麻省理工(MIT)、纽约大学工作并取得教职。 

如果还有印象,你会记得李泽湘那次挫折——宣布退出南科大(中国南方科技大学)时,与港科大另外两名教授在《南方周末》上发出的联名信《要改革,不要口号》,直指南科大的教育改革问题。

李泽湘说,“我是一名老师,我愿意投身于国内几乎空白的一种教育——创新创业教育。把我走夜路的经验不断地总结、传授给每一位年轻创业者。”他说,现在是科技创业最好的时候,深圳科创学院被列入深圳市“十四五”规划,新时代科技人才强国战略已经响彻大地。路途虽曲折,但眼前已豁然开朗。

▲ 李泽湘与自己的学生们
从“学、研”走至硬科技产业前端

最早的时候,在港科大的实验室,李泽湘开设了一门课程,并将其与需要做 8 个月的机器人比赛相结合——就像微缩版的创业。在课堂上,学生们学习有关团队合作、系统设计等各方面的知识。在课堂外,李泽湘带着学生,跑到深圳华强北买零件、印制电路板、做模块设计、进行机械加工。在这个“学、研”的过程中,学生们接触到了深圳整个产业的生态环境和制造业供应链。看见学生快速成长就是老师的乐趣,至今,在企业家、学者、投资人等诸多身份里,李泽湘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定义为“老师”。

对于年轻人,李泽湘希望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创业的心。在 XbotPark,李泽湘试图营造一种像家庭一样无条件信任、宽容失败的氛围。他从不轻易否定团队,只要学生不放弃,他永远是抱着支持的态度。

“就像走夜路,你一个人会很害怕,但三五个人在一起,来个手电筒加一根打狗棒,你就不会害怕了。我希望不断把走夜路的经验传递给他们。”李泽湘说。  

《机器人AI视界》:你致力于孵化硬科技公司,当初为何有这种想法,有哪些经历是最难忘的?

李泽湘:我们最开始做自动化和机器人,必须到实际场景中找到问题。但国内又没有这个产业,所以我自己创办了固高公司。要发展硬科技,我觉得首先要解决人才的问题,所以在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创办了自动控制和机电工程学科部,培养了一批学生,他们后来参与了固高的产品研发及大疆的重建。 

我们觉得最大的问题,是应试教育很难培养出跟产业需求紧密相关的人才,更难产出工业巨头。作为老师,我必须探索改革办法,通过实践检验,完成创业闭环。这就是松山湖基地的功能:孵化批量科技公司,推动产业发展,另外要把人才需求反馈给学校,开展新工科教育,使产学研互相促进。 

▲ “作为老师,我必须探索出创业闭环”

《机器人AI视界》:在大疆的孵化过程中,它早期发展经历了波折和重建,你有什么想分享的?

李泽湘:汪滔 2006 年创办大疆,2007 年所有人都走光了,当时就剩一个出纳。他的员工拿着他的核心技术到外面去销售,还要买通他的内部员工,用他的设备做产品测试。我当时正在哈工大(深圳研究生院)上课,他在外面很无助地等了两个小时。我只能帮他分析分析问题,找些人,给他一些钱。

2007 年团队走完时,刚好哈工大第一届研究生快要毕业,那批学生就帮汪滔把公司重新建了起来——没有后备军团,咱们干不了这个事情。

我曾去硅谷见红杉资本全球合伙人迈克尔•莫里茨,那个时候,国内投资公司都把大疆当玩具公司,莫里茨说产品才是关键,只要产品好,不管来自世界哪个角落,都可以打响品牌。我们通过沈向洋(曾担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)把一些样品送给了比尔•盖茨,通过莫里茨送给硅谷的科技大佬,希望他们玩起来,从而影响他们的公司和全球相关行业。

▲  XbotPark 机器人部落开工前

“从工程师精神中发掘商业价值”

李泽湘认为,对于科技创业者来说,在追求极致的工程标准之上,把一个东西做好,后面慢慢持续下去,它还必须有较好的商业应用场景与前景。对于创业者来说,一定要有心理准备:产品市场化是一步一步实现的,不是第一步就必须想到去挣多少钱,有多大商业价值。“如果你不是一个好的纯粹的工程师,你的专业体系搭建不起来,最终是撑不住脚的,迟早都会塌掉,哪怕前期能挣到一些钱。” 

《机器人AI视界》:你怎么看待工程师精神?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好工程师精神和商业价值之间的关系? 

李泽湘:波士顿动力的 Marc Raibert 就是我在读大学、在麻省理工(MIT)做博士后时的老板。他具备很强的工程师特征,追求极致。他做的东西很极致,很震撼,当然有些遗憾,在商业上没那么成功。所以我认为,一个科技产品面世,必须有商业化的思路。但我依然认为,工程师先要做出极致的产品,再考虑商业价值。 

《机器人AI视界》:但是创业者都需要生存,需要综合考虑投入产出,当我们面对团队、投资人和股东时,追求产品极致和充分商业化之间,是否会有一些冲突? 

李泽湘:工程师精神,其实就是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这需要学习、克服困难、做到极致。创业者运营公司,本身就是在经营一个产品,需要运用工程思维和工程师精神去打造。这个产品可能会历时几十年,甚至用你的一生去打造。

工程师精神并不只是每件事情都要做到极致,更不是简单狭隘的编程能力、工程能力,而是一种思维。在我们现在的体系里,很多团队往往是为了挣钱,做一个马马虎虎的东西,认为“差不多就可以了”,挣钱放在首位,很少能做一个在工程标准之上的极致产品。实际上汪滔、峻彬、铭钰他们,就很符合“工程师精神”这样一个特点。

现在,大家都想上火星、做电动车、飞行汽车、无人机,工程的复杂度都比以前大很多。在这种情况下,创业者想要成功,都不可能单打独斗了,需要一个更大的团队并进行有效管理,不仅要考虑产品功能,还要更多地考虑用户和供应链,在追求极致与体现商业化成果的推进过程中,进行充分权衡。

▲ 李泽湘和团队测试产品性能 
“我们不再签对赌协议”

XbotPark里的项目,很多都是从大学生创业团队做起,一般的投资机构,都不太敢投学生创业,李泽湘认为,学生团队虽然没有经验,但是有更多想象力、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,他们能够走得更远,没有太多的惯性或是自尊要维护,失败就失败了,更容易面对现实,所以创业要找这个 fail-fast(感受快速失效,java 编程中的错误应对机制)。李泽湘透露,在早期参与孵化的公司里,也走过一些弯路,但这些都构成了现在成熟的创业经验。 

《机器人AI视界》:早期参与孵化、与大疆同时期的比锐,它是做半导体设备“焊线机” 的,但最后不成功,你有什么心得? 

李泽湘:比锐有 8 个创始人,力量很强。它做的焊线机相当于半导体封装领域的光刻机。比锐是中国第一个做出 LED 焊线机的公司,当时客户拿着钱来等待产品批量生产。但是我们失败了,一是因为关键时机创始人开始出现严重分歧;二是比锐当时既做中端机也做高端机,同时开两条战线,我们的心得就是,一定要让一款产品进入市场完成闭环了,你才去做第二个。

当时我们融了一轮,那是最惨的一轮。我们对条款不熟悉,在最后签协议时,一个产业投资方加了一条创始人回购的条款。我是董事,后来学生走光了,投资方就让我一个人回购——好几千万,我用的还是大疆挣的钱。

吃一堑长一智,后面所有团队,在投资协议中,我们都不再签任何对赌,张峻彬(云鲸创始人)当时要对外做第一轮融资,有个投资方一定要对赌,最后我们几个老师又掏钱领投,再顶了他一轮。 

▲ 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

 《机器人AI视界》: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,你为什么强调 XbotPark 是一个家庭?

李泽湘:创业者要快速成长,就要把前面人所犯的错误,走过的弯路和踩过的坑,都快速趟一遍。只有在很放松很开放、团队之间没有任何隔阂的情况下,才能并行试错,同步提升。从根本上来说,我只是个机器人或者智能制造产业的从业者,希望探索如何构造一个地区、一个国家的科创生态体系。

创业者,其实是可以被“教”出来,人的创新能力是可以被激发的。编程,是学,去做硬件,也是学。怎样融资,是学。如何管理,也是学——当然天分悟性必不可少。老师站在课堂里向学生灌输,这已是工业革命时代的做法了。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、智能化时代,我希望自己的老师团队,更接近于伯乐,做创新创业的激发者、引领者,创造生态环境,激发这群年轻人,帮助这群创业者。

至今天我们孵化了 60 多家公司,成活率大概 80%,独角兽或准独角兽有 15%。从这么多例子来看,创始人起来了,后面的产品、市场、业绩都是跟着来的。